《大状王》内地巡演北京站首演现场(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供图)
7月11日,首部由香港西九文化区(西九)委约创作、西九及香港话剧团联合制作及呈献的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首次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
《大状王》2022年首演,今年首度冲出香港地区,于6月17日正式展开逾两个半月的内地巡演及香港第三度公演。继上海首站12场演出缔造佳绩,接近2万名观众入场欣赏,北京站演出11日揭幕,观众反响同样热烈。
《大状王》2025年度演出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为该剧内地巡演北京站的支持机构。7月11日至20日,该剧将以粤语原装版本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11场。
音乐剧《大状王》剧照(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供图)
为庆祝《大状王》北京站首演,西九文化区管理局、香港话剧团、汇丰保险同日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行开幕酒会,超过100位嘉宾出席,并于酒会后一同欣赏《大状王》北京首演。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致辞(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供图)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表示:“《大状王》登上北京这个全国文化之都,不仅促进京港两地文艺界的交流与合作,让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观众感受香港独特的文化魅力,也让北京观众认识岭南传统文化艺术的特色,为粤语音乐剧在内地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阮慧贤致辞(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供图)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阮慧贤表示:“作为香港音乐剧的高峰代表,《大状王》呈现香港中西文化融汇的独特面貌,突显了香港艺术的多元魅力。非常高兴《大状王》终于来到北京,我们期待有更多优秀的艺术家和团体能够来内地交流,大家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潘惠森致辞(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供图)
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潘惠森表示,早在2016年,香港话剧团便首次登陆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大状王》是我们双方合作的一个里程碑。我们相信,未来京港两地在文化领域将会继续深化合作,为华语剧坛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大状王》创作概念萌芽于2015年,团队千锤百炼,不断精益求精,经历2019年预演、2022年首演及2023年重演后,造就此部香港原创音乐剧的里程碑之作。《大状王》自公演以来已获超过20个重要业界奖项,包括2024年11月在“2024北京•天桥音乐剧年度盛典”中荣获“组委会特别奖”及“年度最佳作曲”等五项奖项;2025年1月在“2024中国音乐剧协会年度盛典・荣耀之夜”中获得“年度最受欢迎原创音乐剧”及“年度优秀作曲”等六个奖项。
《大状王》云集全港顶尖音乐剧台前幕后班底,由高世章作曲及担任音乐总监,岑伟宗作词,张飞帆编剧,方俊杰导演,林俊浩任编排导演及编舞,黄逸君任舞台美学指导,刘守正、郑君炽、丁彤欣、张焱等担纲演出。为配合音乐剧在内地及海外地区巡演安排,西九及香港话剧团于去年4月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募新演员,成功招募共计19位新成员加入制作,包括刚刚荣获第三十三届香港舞台剧奖最佳男配角(悲剧/正剧)的梁仲恒、荣获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袁浩杨、以及陈书昕及邢灏等。
音乐剧《大状王》剧照(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供图)
《大状王》讲述广东状王方唐镜助纣为虐,多行不义,终于惹来厉鬼缠身索命。方唐镜为求活命,被鬼魂阿细牵着鼻子,替阿细心上人秀秀翻案。二人一鬼踏上旅途,从憎恨到原谅,千关里拨乱反正,万难中自我救赎。该剧所描画的情感细腻动人,除了发人深省的故事内容、紧凑丰富的剧情铺排,其音乐更展现了多元风格,糅合粤剧、童谣、圆舞曲、古典、1920年代百老汇风格、抒情歌、摇滚、流行民谣及佛教音乐等,舞台设计则巧妙结合古典与现代的独特美学,体现古今中西合璧的香港文化精粹。同时,该剧极富岭南文化艺术特色,为近年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难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