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书画

文轩艺术青年发现计划:绿色风景——毛浩作品展在文轩美术馆开展

来源:四川文化网 2022-09-25 14:06
关键字:唐书婷

微信图片_20220925140148.jpg

随着成都静默的结束,文轩艺术青年发现计划:绿色风景——毛浩作品展为我们带来新鲜的呼吸与自由。9月25日下午,毛浩作品展在文轩美术馆开展。著名批评家、策展人陈默、文轩美术馆馆长蔡家骏、艺术家周斌、方琦分别致辞,策展人唐书婷主持展览开幕式。四川省新文人画院院长王健莫,原国家画院沈鹏高研班秘书长、现四川省新文人画院书法院院长谭伯仲,四川文化网总编辑孙尚举,出席了开幕式。

微信图片_20220925140200.jpg

绿色风景展览对于毛浩而言是有着特殊意义的,是一场告别仪式,也是一次对自己第二故乡的一场告白。2007年,毛浩来到成都,他画了一些画,做了一些陶,环绕中国骑行了两年,做了一些装置,结交了一批好友,呈现出一个极其普通的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创作状态以及精神面貌。

唐书婷告诉记者:我们没有刻意地从一大批作品中精选出更优质的作品呈现给观众,而是想以艺术家本身创作自然成长的过程,以及艺术家生活与创作的本真面貌,做一个真诚的叙述与表达。

【前  言】

  如果人要按颜色分类,毛浩一定是绿色的。

  他一个人画画、做陶、骑行、种菜、弄花,过着极低欲望的隐居生活,看似不合群,其实有着相当独立与自我的世界观、精神观和价值观,且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绿色田园梦里,不愿醒来。

  他笔下的瓜果蔬菜、绿野风景,还有那歪七八扭、独居匠心的100陶,如同他给人的第一印象,质朴、简洁、单纯、明确,用网络语言来形容,他就是一个“直球艺术家”。在这弯弯绕绕,过场纷杂的社会名利场中,他远离尘嚣,遵从本心,真诚炙热,20多年来,都是“埋头创作,持续输出,但求创作,不问前程”的状态。

  越是走近他的生活和作品,你越会发现,他的为人、创作以及骑行,三者保持了高度的形象统一——朴实、虔诚、低调且生态、有机、无公害,妥妥一枚“绿色平民艺术家”,这也是本次展览主题的由来。

  看一个展,识一个人,得一次心灵之旅。愿疫情年代,你我皆能通过艺术得到一次舒坦的精神洗礼。

读毛浩的油画作品

文|唐书婷

  青年艺术家毛浩的油画作品,数量之多,让人为之震惊。在我眼里,毛浩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但确也算是一个另类。在中国当代艺术扶持青年新秀力量此起彼伏且行业备受关注的时候,毛浩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身投入于创作与艺术探索之中,心无旁骛,潜心创作,遵从本心,不问前程。

  因爱而果敢。2005年毛浩从学校一毕业,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职业艺术家的道路,并从湖南来到成都,租下一间工作室,开始了他的创作之旅。一个人对一件事没有极致的热爱是不会如此干的,毕竟艺术家之路对于普通人而言相当不易,没有固定收入,又对个人有着相当高的综合素养要求,如专业知识、精神认知、创作思维、艺术审美、绘画技术等等,可以说是一场漫长的自我修行。

  无为即自然。毛浩的绘画一直就是这样,从不刻意,随心而画。他的作品以小画见多,无论是残花、静物还是风景系列,皆可见到其淡雅纯明的色彩,细腻柔和的笔触,清风徐来般潺动的笔力与笔意;在这些作品中,他找到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把平面的图像、纯明的色块与简洁的技法结合起来,让人觉得轻松而又富有诗意。这些图像和他生活的轨迹多少有些联系,如作品《北村》《泥巴沱的风景》等系列,画面似乎隐约透露着某种时间记忆的味道,可以说,毛浩是利用生活中最细微的日常,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绘画形式。

  坚守自我如初。十七年来,毛浩埋头苦读,潜心创作,不因浮华的市场和躁动的外界所影响,始终从容淡定的坚持自我,默默无闻而又蓄势待发,如冬藏之“蜇”,待一雷惊始,复苏生长。他的作品泛化地表现出了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喜纯、诚挚与自由的状态。人若要达到这种真实、理想的状态,就必须要按照“生命的本来面目”去生活,禅宗中对“生命的本来面目”进行了阐释,指的是“一种不经意识浸染的,与无意识宇宙相同的状态”。我想,这正是毛浩一直追求的生命状态,亦或者是他带给众人的一种思想启示。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