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人物

“中国的帕瓦罗蒂”:旅阿着名歌剧家汪永兴

来源: 2022-12-09 11:21
关键字:汪永兴,男高音歌唱家

9e5352acd3c6cdff4ff9121b17afc66_proc.jpg

个人简介:

在旅居阿根廷的18万华人华侨同胞里有这样一位特殊人士,他低调、谦和,以致显得“默默无闻”,但在国内外的文艺界他却赫赫有名。80年代初,他在中国文艺界的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却毅然选择出国深造,后旅居阿根廷,在这一新征途中,他凭藉努力与天赋屡创辉煌并得到多方肯定。

汪永兴,1953年生于上海,出国前系国务院文化部直属单位——中国歌剧舞剧院着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音乐硕士,主修音乐、电影、导演。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大分校副校长、声乐资深教授。

汪教授旅阿期间创办的“阿根廷中国文化艺术联合会”在架起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桥梁、丰富和提高旅阿侨民的文化生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受到阿根廷三任总统的召见,并被授予“中国的帕瓦罗蒂”称誉。

在指引和拔高旅阿华人文化生活方面,及阿根廷人民重新定义对华人的印象中,汪教授始终不懈努力地站在文艺界的前沿阵地,塑造了新时代下海外华人高端的文化品位,让世界再次看到中国不仅拥有自身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为西方的潮流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DSC_9393_proc.jpg


成长历程:从中国到阿根廷

汪永兴出生在上海,祖籍在浙江萧山,后来移居到了镇江,镇江的两个名门望族(苏叔阳着书称引)是他父亲与母亲的家族。自小家教甚严,也让他受益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父母定居到了上海法租界。

歌剧这条路应该从15岁去插队时说起,他15岁时应国家号召,加入“上山下乡”的大军中,分配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时在该兵团的还有姜昆、濮存昕等后来的艺术家。由于从小喜欢文艺,插队期间参加了文艺队,主要负责笛子伴奏。有一年的国庆日,他们排了个《长征组歌》,在临上台的一分钟时,领唱人怯场了,罢唱。这时班长着急了,当他得知原因后就想:人都说我音色好听也鼓励我唱歌,那就试下吧!于是,毛遂自荐顶替担任领唱人,这一开嗓惊艳四座,当时如果有点本领在身是很受欢迎的,于是,就听从了很多人劝他继续练习的建议,开始注重锻炼这项本领。

启蒙老师是插队期间回家探亲时,经一位阿姨介绍找到了音乐老师马思聪的弟弟。探亲结束回到黑龙江后,汪永兴每天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荒地喊呐叫呐,就这样,首先把音域逐渐打开了。之后,再回家探亲时,通过伯父认识了中央音乐学院的沈湘教授,经常跑去找沈教授帮忙指点。接着,从北京回到上海家里,又得到上海音乐学院温可铮教授的指点,温教授第一次听我唱歌时便问:“哟!小伙子,你吃什么好东西了?”——后来汪永兴的高成就,与当初的高起点也有一定关系。

在之后的插队期间他逐渐展露出了这方面的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竟得到了国务院的调令。先是被招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65军文工团,后又调升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师从贾士骏,并与马玉涛和马国光成为战友。在一次次担当独唱主角后,他逐渐有了信心进军中国最高艺术殿堂一一国务院文化部直属单位: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央民族乐团和东方歌舞团,当时是全国联合招生,在数百万人中海选(这是文革后的二十年第一次全国招生),国务院文化部直属单位每家各仅招收二十名学员,没想到这四个直属单位全考上了,几家争着要。当时考试很严格,考期四十天,但汪永兴仅仅考了两天文化部就决定直接招收,在四家院团里,他选择了中国歌剧舞剧院,因中国歌剧舞剧院集中了几乎全国有名的艺术家。同时一起考入的还有万山红、卢秀梅和李小祥,他不仅成为了其中之一,后来在这个人材济济的艺术最高殿堂里还担任了独唱。

十年修炼非一日之功,艺术家之所以被称为“家”,而不是“星”或“艺人”,这需要付出难以想像的努力,比如和郭兰英在冬天的冰雪里用气哈化冰溜子;在北京时,一直跟着伯父住在木樨地22楼(部长楼),老一代革命家非常严谨,做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汪永兴在前进的同时也被伯父影响着。人人都知张口就来高音C的男高音实属罕见,但伯父不以为然,他认为“家”也要成为“大家”。

所以,恢复高考后的1982年,汪永兴选择了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面试时老师不经意地在桌上写着什么,但他一开口,老师们都齐刷刷地抬起头惊奇地看着他:怎么有这样一个细高个却唱出这样大号男高音?难得!一试、二试、三试都免了,当场录取!在此之前他已经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国家一级独唱演员了。1987年,汪永兴在国内的事业可以形容为如日中天,期间与第一代“白毛女”担任主角的郭兰英、第二代及第三代均有合作,在人材济济的中国歌剧舞剧院我担任主角。做为中国艺术团的成员出访、任中国中央慰问团赴西藏等。而在事业高峰期时,他选择了停薪留职,去艺术家的殿堂欧洲深造,先是自费留学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攻读音乐系硕士学位,后准备赴往欧洲。

选择旅居阿根廷与留学日本有关,日本的歌剧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歌剧艺术,而且它较传统,后期与世界的融合和改进较少。在日本毕业后,他选择有座世界三大古典剧院之一的科隆剧院的阿根廷,对于任何一位歌剧演员而言,没有比一座歌剧的圣殿更吸引人的了。

1989年,36岁的汪永兴第一次踏上了阿根廷这片国土。这里有着非常浓厚的艺术气息,特别是在歌剧方面。首都市中心,光是Corrientes大道上就有十多家剧院,仅次于纽约,这里让人流连忘返。剧院的门票价位很低,最高的也不过几百比索,有时甚至完全免费。有次帕瓦罗蒂来阿根廷演出,他在科隆剧院里都排不上预约,只得搭露天舞台免费演出。这里的艺术非常朴实,接近民众,同时民众们又在不断地追求和创作更多的新作品——这里是个迷人的国度。

c2b60394f7bb5abac06911a0f102ac7_proc.jpg


旅阿岁月:创建阿中文艺联合会16年硕果累累

1989年来到阿根廷后,汪永兴经常出入玫瑰宫、文化部、总统住邸、科隆剧院等参加和举办活动,后来在新华社驻阿根廷社长沈安老师的建议下,于2004年成立了阿根廷中国文化艺术联合会,该会为非盈利旅阿华人民间文艺公益组织。成立时,中国驻阿根廷使馆时任政务参赞王坚先生给予联合会较高的评价,并提到了两大作用:架起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桥梁,丰富和提高旅阿侨民的文化生活。之后,这两点也写入了该会的宗旨内。

联合会的成立应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前期的忙碌为成功成立铺垫下了良好的基础。比如,1995年7月9日,阿根廷独立日,汪永兴接到驻阿使馆通知赶赴去往演出,到了后才知道原来是阿根廷时任总统梅内姆来了,这样的一天总统选择与中国驻阿根廷使馆一起分享度过。当时作为压轴演员的他演唱了一首《我的太阳》,结束后总统上前握着他的手表示祝贺并称其为“中国的帕瓦罗蒂”。

自2004年联合会成立起,全侨中秋联欢会、全侨春晚等重大活动都先后组织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2010年上海世博会,联合会在阿根廷和中国前后组织了推介会;2006-2008年,联合会代表中国参加阿根廷政府组织的移民节巡演活动,每个国家的移民代表团只有5分钟的表演时间,而政府给了中国代表团10分钟,联合会把中国的京剧、变脸、书法、武术、民族乐等糅合在了这10分钟内,不负众望,连续三年夺得第一名。移民节艺术总监说道:“自从你们来了,改变了移民节上中国代表团以往常见的节目,你们为移民节注入了新鲜血液。”当时时任驻阿使馆文化参赞韩孟堂先生点评道:“夺了头魁,振了国威”;2009年,联合会在首都贝尔格拉诺博物馆演出,汪永兴编排了一首新曲子,糅合了中国民歌《茉莉花》和阿根廷探戈名曲,同样得到了各方高度的认可。

与国内的合作也特别多。比如,2005年,接待中国中央电视台手拉手艺术团出访阿根廷进行两国文化交流,该活动策划了一年,在阿方的整体运作交由了联合会负责,为此中方提前授予了汪永兴一份海外委托书;同年,协助杨丽萍艺术团出访阿根廷,增进两国民间文化交流;2009年,中国侨联“亲情中华”艺术团首次走进南美洲,联合会时任阿根廷方面的总策划,后来在阿方媒体中得到的评价:中国在阿根廷最为轰动、辉煌的一次文艺演出。之后2011年,该团再次光临阿根廷,也是由联合会负责担任总策划;2010年,时任文化参赞张瑞女士对我们点评道:“你们的专业性和战斗力很强,是旅阿侨界不可多得的一支文艺轻骑兵。”

阿根廷中国文化艺术联合会属于非盈利的民间文艺公益组织,活动在许可的情况下,他们找到了很多国际品牌来做赞助,如百事、壳牌等。对此,当时时任驻阿使馆代办蔡维泉先生给了联合会较高评价:“你们做到了清廉不扰民。”

2009年9月,阿中两国文化部交流,为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经两国商议,阿方特举办一场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地点设在了阿根廷玫瑰宫前的五月大道上,由阿中两国文化部主办,阿根廷中国文化艺术联合会和孔子学院负责承办。该活动取得了空前成功,并得到了各方重视和肯定,由驻阿使馆前文化参赞韩孟堂先生代表中国文化部带队赴阿参加活动,驻阿使馆、阿根廷文化部、市政府等多个政府单位的时任领导莅临出席,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国家广播电台、阿根廷电视7台、13台等都进行了全程报导。

阿根廷政府提供了五月大道作为演出场地,同时市中心的主要干道进行了交通管制和封路,道路两旁挂满了五星红旗,活动开始的第一项是升中国国旗、奏中国国歌,两个小时的正式活动内,五星红旗一直飘扬在舞台前。整个活动持续了全天,参观人员达数万人,当时旅阿近50年的老华侨吴冷辉先生激动地留下了泪水,称从未见过这样宏大又富感染力的场面。

第二件也是同一时期发生的,中国驻阿根廷使馆在喜来登酒店举办欢庆新中国六十华诞招待会,阿方政府官员、各界友好人士和华侨华人、中资机构代表等近600人出席。招待会的文艺汇演部分也是交由联合会承办,两国艺术家参与演出,由于规格超前,喜来登酒店的音响等设备无法达到联合会的要求,在经市政府的批准后,紧急联系了一家专业公司调运其先进设备来支持汇演。当时表演了大合唱《我的祖国》和中国民乐伴奏的《歌唱祖国》等,汪永兴当时演唱了毛泽东诗词《菩萨蛮·黄鹤楼》和西方名曲《我的太阳》,在后者的演唱里,汪永兴是用一段汉语,一段义大利语穿插着完成。

汪永兴和董文华同台演出_proc.jpg


真知灼见:中国歌剧如何走向世界

谈及中国歌剧保持特色与走向国际这一话题,汪永兴说:“不要拿自己独有的特色与别人比较,两者在根源上就有着不同的特点,既然是自己的特色为什么非要跟别人比出个正宗来呢。之所以是特色就在于我会但你不会,对于别人的特色也一样,大家的擅长面不同就没有比较的基础。”

“中国歌剧保持好自己的特点,由于语言的障碍和人力资源发展问题,咱们自己的作品还一时难以走向国际,但我们可以把国外的经典都演绎好了,这换个角度来看,是不是就可以认为中国在不断走向世界,而世界还没跟上中国的步伐呢?”

被问到义大利歌剧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汪永兴分析道,“义大利歌剧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与地域优势,放眼世界,义大利歌剧走进了哪个国家不都是被当地国的人文、历史、民俗等所影响并被改变了,在阿根廷的义大利歌剧也一样,本土化表现非常明显。在美国,几乎已经脱胎换骨了。”

“任何一种文化想要走向国际都必须要做好被同化的准备,这并不是坏事,一枝独秀不是春,满园春色各不同,必须要尊重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这样不仅是Ópera italiana可以名扬天下,Ópera Beijing也同样可以让世界刮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