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人物

艺术家孟涛:亦望亦顾 亦古亦今

来源:巴蜀艺术网 2022-12-09 15:04
关键字:孟涛

孟涛个照.jpg

个人简介

1963   生于四川万源

1991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先后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川音成都美院,现四川省油画学会副会长,四川音乐学院特聘教授,职业艺术家,在成都浓园国际艺术区和成都蓝顶工厂艺术区建立工作室,现工作居住在成都。

孟涛有着开放的艺术观念和感悟世界的独到视觉叙事能力,其多个系列作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在国际国内多次举办个展和参加群展,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个 展

2015  这世界——孟涛作品展  蓝顶工厂艺术区  成都.中国

2015  听涛——孟涛艺术作品展  许燎源当代艺术馆   成都.中国

2014  精神的自然——孟涛艺术展   钻石艺术博物馆   武汉.中国

2010  禽兽人间——孟涛·邱光平艺术展   四川博物院   成都.中国

2001  秋天的童话——孟涛个展  上海世贸商城  上海.中国

1998  中国风景——孟涛个展  雅风画廊  成都.中国

1991  行走山川——孟涛个展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重庆.中国

群 展

2020 要有书——艺术作品·文献展   西藏饭店  成都  中国

2020 地方·国际 515艺术创窟艺术季开园活动——515洞窟美术馆   达州  中国

2019 感性盛开——许燎源艺术馆首届双年展  许燎源艺术馆  成都  中国

2018 共同分母——中韩当代艺术交流展  黎日画廊   成都 中国  清州 韩国

2018  素问——第五回巡展   清华美院美术馆  上海宝龙美术馆   北京 上海 中国

2018 圣唐创意·成都当代艺术季-2018第一回展  圣唐艺术中心  成都.中国

2017 启·承 2017大修当代艺术年展 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 成都.中国

2017 第四届“和声:艺术邀请展" 西南民族大学高小华美术馆  成都.中国

2016 第三届“和声:艺术邀请展" 西南民族大学高小华美术馆  成都.中国

2016 东方色彩——中国川派油画新坐标邀请展  NEW FORUM展览馆  杜塞尔多夫.德国

2015 真幻——当代艺术深圳蛇品特展 美舫艺术画廊 深圳.中国

2015 突围——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邀请展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成都.中国

2015 多维度——峨眉当代艺术年度展  峨眉当代美术馆  峨眉山.中国

2015 四三三——四川当代艺术生态实力暨基准方中艺术空间开馆展 基准方中艺术空间 成都.中国

2015  西南力量·雅昌当代艺术邀请展  蓝顶美术馆新馆   成都.中国

2015  图像共生·中法艺术交流展  浓园美术馆  成都.中国

2015  生面·当代油画风景精品展  宽云美术馆 成都.中国

2014  2014-2015 重庆·四川首届当代艺术跨年展  重庆文联美术馆   重庆.中国

2014  素问——第三回展    英盟当代艺术馆   成都.中国

2014  超越肉身—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     挪威奥斯陆市政厅美术馆  奥斯陆.挪威

2014  大修中国艺术方阵—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馆特展  吉隆坡.马来西亚

2014  东山在启—户外雕塑装置作品名家邀请展  金龙长城.东山艺术公社 成都.中国

2014  回响--艺术展  重庆美术馆  重庆.中国

2014  文轩·新象——当代艺术百人邀请展  成都文轩美术馆  成都.中国

2014  东方颜色——成都近现代油画家优秀作品提名展  成都市美术馆  成都.中国

2013  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 中国独立艺术展·未曾呈现的声音   威尼斯.意大利

2012  溯源之旅--当代艺术邀请展    蓝顶美术馆   成都.中国

2012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去魅中国想象·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   广东美术馆   广东.中国

2011  成都双年展特别邀请展   蓝顶美术馆   成都.中国

2011  川流不息---当代艺术文献展    蓝顶美术馆   成都.中国

2011  破格---当代艺术邀请展  廊桥艺术空间  成都,中国

2010   20-30中欧艺术家创意作品展    成都  荷兰

2010   中国性·当代艺术研究文献展   本色美术馆   苏州.中国

2009   极地张力 --- 当代艺术邀请展  艺术粮仓  成都,中国

2009   废 话 --- 2009成都当代艺术年展  天艺美术馆  成都,中国

2008   西南力量——当代艺术邀请(巡回)展,上海、深圳、成都,中国

2008   2008春季艺术沙龙,成都现代艺术馆 成都,中国

2008   香港亚洲国际艺术展 香港,中国

2008   艺术东京 国际广场 东京,日本

2005   当代艺术邀请展  蓝色空间画廊 成都.中国

2004   第十届全国美术展  北京.中国

2003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北京.中国

2000   芬兰文化论坛  中国风景绘画艺术展 赫尔辛基.芬兰

1999   第九届全国美展  北京.中国

1998   中国国际美术年——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  北京.中国

1997   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获奖作品) 北京.中国

1994   第八届全国美展  北京.中国

1993   中国油画双年展(学院奖) 北京.中国

(截止2020年版)

飘渺的梦幻

——再读孟涛的画

文 冀少峰 摄影 何昌松

《苍生》《物欲》《禽兽人间》《巴别塔》构成了孟涛近几年视觉图像表达的主题和关键字,由此也延续着孟涛那带有史诗般的交响并交织着魔幻般魅力的恢宏的视觉图像叙事的篇章。透过孟涛那令阅读者迷醉的激情讲述,阅读者可以清晰地洞悉到一个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又精于表达的个体意识。孟涛数十年锲而不舍、不知疲倦地为阅读者精心编织了一个又一个充斥着离奇的幻想和飘渺的梦幻般的理想虚境,尽管这个理想的虚境并非来自真实世界,但它的确是孟涛自我真情而又坦率的视觉讲述,作为一个独立的视觉创作个体,他充分调动自我天马行空的思维节奏,深邃而又充满激情的感官旋涡,并把非具象却饱含力量感的潜能结合自我个性化的人生阅历,率性且扎扎实实地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自本体叙述的艺术之路。尽管这条迷幻而又个性的艺术之路上充斥着蜿蜒的荆棘,亦有数量可观的艰难与险阻,但孟涛以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原始的、涌动着的、野性的激情,义无反顾地开辟出了一片属于自我的艺术天空。他信心满怀地穿行在人、动物、自然、社会间,游刃有余地游走于平面,立体,装置间,并以一种不间断地努力,把对当代社会、文化景观和艺术人生的批判与反思透过其飘渺幽深的、梦幻般的视觉图像逻辑淋漓尽致地呈现给阅读者。弥漫其间的浪漫与诡异、精神与梦幻、激情与图谋、困惑与焦虑如影随形般渗透在多个系列的视觉表达与“孟涛式”的多维度感官世界之间。层出不穷的新观念、结构的平面与立体、媒材的多元与多样、视觉语言的冲动鲜活与丰富多彩,均构成了孟涛视觉图像表述的品质、品格与调性,浸润着独特的孟涛般的“味道”和极具辩识性的视觉图像编码、密码和文化基因。这是一种既来自传统文化深处的哲思,又带有强烈东方精神特质的艺术之旅,伴随着孟涛那漂浮的、梦幻般的能指,把阅读者引向了神奇且瑰丽浪漫的远古蛮荒神话,架构出具有天人合一的斑斓而又交织着诗性与魔幻特性的异彩纷呈且带有强烈的“孟涛式”的精神国度。

沿着孟涛的视觉表达形迹,不难发现他的表达围绕着一、动物视角;二、空间政治学的在场;三、对物质主义时代的反思;四、从繁复走向简洁。这四种维度的内容构成了孟涛图像表达的视觉叙事母题。

苍生     油彩、色粉、丙稀    1000cmX480cm 2016-2018 .jpg

苍生油彩、色粉、丙稀    1000cmX480cm 2016-2018

物欲  综合材料 750cmX300cm 2017-2018 .jpg

物欲综合材料 750cmX300cm 2017-2018 

《禽兽人间》布面油画 800cm x 240cm 2013 孟涛.jpg

《禽兽人间》布面油画 800cm x 240cm 2013 孟涛

一、动物视角

贯穿孟涛多个视觉表达的图像世界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情景,即动物的视角,动物的目光、动物的情感认同及动物的关怀。动物看人,人看动物,只不过人已经只剩下令阅读者惊恐的骷髅架子,而骷髅的形象也是孟涛进行视觉言说的一个关键语符,至于为什么不厌其烦地重复对于骷髅的视觉语符的讲述,后文会有说明。这种观物感物方式既耐人寻味,又有着强烈的东方文化之精神。充斥其视觉图景中的人、神、怪兽和精灵,既有来自远古的神话,亦有《山海经》的文本,很显然孟涛对《山海经》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和迷恋,而《山海经》更为孟涛的视觉建构提供了充足的思想源和图像源。一些作品也直接以《山海经》命名。比如《夜话山海经》,还有《穿越神山》《流火》,都和《山海经》有着丝丝的关联,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孟涛精心营构的图像世界中往往凸显着东方文化之境的浪漫与诡异,梦幻与迷离。另一些可辩识的马,狗,鸟等动物则来自于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真实与神话世界的虚妄相互交织,扑朔迷离又绚烂多姿。其实在孟涛的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共和生态观理想及生命伦理学思想。一方面他在热情讴歌自然的美,赞美自然的美。人神兽三界大同,亦真亦幻。既有来自现实世界的内在背景,又有“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之境,现实与非现实,真实与梦幻间交织叠映,透过一个个细致入微的动物的符号,不仅彰显着生命的情感,及来自远古蛮荒原始野性的冲动与激情,更承载着孟涛的千思与万绪、激情与图谋、精神与梦幻。他用图像捕捉着在场,希冀呈现出一个共和、共生、共用的生态场。其实在动物视角背后有着孟涛来自心灵深处压拟已久的深深的隐言——即一个没有动物的社会是一个不完整的社会,由此没有动物的历史,也是一个不完整的历史。动物在人类社会中可谓无处不在,那么孟涛的问题也朴面而来:如何处理人类社会和动物间的关系呢?其实孟涛的精神内核还是以人为本,并带有对低层文化关怀的立场。因为在2015年1月2日的法国《民法典》中,终于承认“动物是有感觉的、活着的存在”。而因写有《巴黎图景》而闻名的文人梅西耶则认为“你告诉我你如何对待动物,我就会告诉你生活在怎样的社会;你告诉我你怎样让别人处置动物,我就知道你对于下层人痛苦漠不关心的程度”。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动物能持之以恒贯穿在孟涛多系列的视觉表达间。孟涛的那种为山川立传,为水木写诗的壮志透过动物、骷髅及怪兽彰显出一种大历史情怀,人神交织,禽兽相间,于细微、细小的动物形象符号中,直指一种远古蛮荒的世纪初始状态,这才是一种本念、本真的真实,没有文明的冲突、文化的杂糅,有的就是孟涛自我真诚的在场。这是一个神圣的、虚幻的乌托邦国度,但却是孟涛幻想的栖息之地,当然也是他灵魂的安放之所。在神界、现实、当下、历史与未来间,孟涛书写着他所希冀逃离的贫困、愚昧、脏乱、疾病、堕落、死亡,从而走向一种共用、共生、共和的生态场。孟涛透过动物社会洞察到人类社会的诸般病态,亦通过动物视角延续着自我对于当代社会的激情思考和洞察性表达。

骨与花 No.1  布面油画 130cmX97cm 2012.jpg

骨与花 No.1  布面油画 130cmX97cm 2012

二、空间政治学的在场

孟涛的深意并不在于表达一个单一的秩序和一个单纯的空间。也不仅仅在于建构一个人和动物和谐想处的共有的自然空间。其实在他所精心编织的视觉图像世界中,既有着错综复杂的纠结难缠的诸种关系,也隐匿着一个又一个既令人迷醉,又令人不得不伴随着孟涛的图像指引而转向对充斥于其间的深度的社会空间和政治空间的思考。在这个三维甚至是多维度的空间寻觅中,阅读者不难发现,空间界线并不是十分的清晰,空间属性亦有着差异化的表达,自然空间的平静永恒令阅读者留恋忘返。但社会空间属性的社会性则又充斥着倾轧,杀戮,欺骗与尔虞我诈。反而呈现出一种混搭交错现象。其真实意图则是隐匿期间的政治空间。政治空间中的残酷血腥,在令阅读者惊奇的同时,更震颤和感染着阅读者的心灵。人神界线的模糊、禽兽相间的扑朔迷离、现实与真实的错位与疏离、文明的冲突、文化的穿行、历史及时空的穿越在带来荒诞感的同时,亦带来的是孟涛置身于三界之外的从容不迫、淡然淡定的坚守。在这么多维度的情感赋予和错位塑造中,有的是他对理想虚境的憧憬与期待,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拒斥、对真实社会的逃离,甚至是疏离。而那些孤独无助的动物、禽兽、骷髅在经过孟涛的统摄调度后,都由内而外散发着充满着生命激情的光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孟涛所一惯坚持的面对未来的一种茫然期待与憧憬期盼,这是一种久居封闭环境对现代性的一种渴望。视觉图景中的诸多细节,以及扩充至整幅图像的全局,无不彰显着一种创作者自恋式的情感认同。孟涛极力在寻找着适合自我的视觉表达方式,而透过近期在《苍生》、《物欲》、《禽兽人间》、《巴别塔》几个主要系列的视觉表达的背后,不约而同浸润着孟涛符合自我的价值认同和批判精神,凝聚着自我生命的才情、思想、品格、情感的文化立场及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的深深的诘问。视觉图景由内而外,由中心至边缘散发着梦幻般的迷人的张力。弥漫其间的差序格局,等级秩序亦不断完善着想像与现实间、历史未来与当下间、农耕与工业文明间、传统现代与后工业文明间、东方与西方间、本土与全球间的杂糅混搭与交融。这是一个有着现实内在背景的、异彩纷呈的、虚幻又有着点魔幻魅力的乌托邦幻境。神的世界是单一的而又纯粹的,但社会空间无疑是错综复杂和纷纭变换的,它有着神界空间所没有的生存的痛苦撕裂与挣扎、生活的动荡不安与困顿,以及焦虑的生存现实和对未来的茫然期待。即便孟涛精彩魔幻的乌托邦幻境常常被现实的残酷冷漠奋力击碎,但在梦醒之时,他依旧会继续寻找着自我生命意义的感悟以及对文化的认同,这也促使他沿着自我的视觉叙事逻辑坚定地走下去。

创作《苍生》期间  .jpg

创作《苍生》期间

蓝顶工作室现场       .JPG

蓝顶工作室现场

三、对物质主义时代的反思

对于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孟涛而言,他有着苦难和贫穷的童年少年期,对于物质的匮乏有着伤痛的记忆。但他又非常幸运的沐浴在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尽享着计划经济的终结和全面的市场经济开启所带来的高度的物质繁荣。社会的极速变革,经济的超速发展,对欲望的无节制追求及无限制意识的发展,直至把人类社会推向了崩溃的边缘。《物欲》中膨胀的人,丰腴饱满,夸张变形,虽珠光宝气,极端自我,这是一种充斥着罪恶感,病态感甚至更像是恶魔。折射出的则是物质的充裕与精神的空虚,思想的贫乏与生存的焦虑及整个视觉图景,其实也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着的尴尬的生存处境,即普遍所弥漫着的焦虑的生存体验。当无节制的欲望不能满足,无限制性的发展不能节制,产生焦虑在所难免,进而会引发人类社会肆无忌惮的荒诞形经,生态的灾难,日益严重的冲突。混杂其间的又是文明的冲突,文化的断裂,传统的撕裂,还有精神心灵的伤害,视觉图景中的那种灾难性结局的预演,恐惧,灾难,死亡,流行疾病,悲伤迷茫,哀鸣反抗……不啻为极速膨胀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自我的时代泼了盆清醒之冰水。这诚如所思在《荒原狼的嚎叫》一文中所言“当人的完整性被彻底毁坏,在真正意义上成为碎片,当物欲名正言顺毫无愧色地主宰人的全部生活,当消费的洪流漫卷一切人类创造的文化,是怎样一种无可措手的绝望。此时,你的声音必然暗哑,因为一切呐喊都像一种时髦的姿态,一切抗议瞬间都会化作一种新型消费。这是物欲合围的’无物之阵,这是“彷徨于无地”的虚无之地。”孟涛以一个冷眼旁观的清醒者姿态在重建甚或说重构一个新型的命运共同体方案。问题呈现在阅读者面前,但具体答案孟涛并没有提供,但透过其激情的讲述,那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及重新规划社会的未来发展路径的质疑与批评的精神不能不时时侵袭着感染着阅读者的心灵。肉身的痛苦,肉体的欢愉,生命的意志,戏剧感冲突感及现实世界的秩序感,在神话与历史,神话与现实,真实与非真实,现实与梦幻间,当下与未来间,寄寓着孟涛那一以贯之的平民视角和低层文化关怀。 

残脑 No.1  布面油画 200cmX160cm 2018 .JPG

残脑 No.1  布面油画 200cmX160cm 2018 

四,从繁复走向简洁

孟涛游刃有余地穿行在素描,手稿,平面和装置间。这些手稿,素描记录着他在不经意间真情的流露和思想的火花。随想,偶的,片刻的激情,关注问题的视角和图像表达的切入点,不仅为他的鸿篇巨制提供了诸多可阅读的细节,也使那些巨制更加丰富多彩和鲜活冲动。又能从多角度弥补低层失语的缺憾和一些容易忽略的真实性和细节。这些是这些手稿和素描的魅力所在。而装置的呈现则是孟涛进行平面立体间转换的有益尝试。而贯穿其间的,特别是在近期的的视觉表达中,简洁明快但绝不简单,经的起细读和细品的比如《巴别塔》(布面油彩,800cmx300cm,2019~2020年),《残脑》系列,还有之前创作的《杜尚之界》(布面油彩,200cmx160cm,2008年),则一改之前叙事的繁复,表达的多元与多样。代之而来的则是图像的简洁纯粹,澄明,色调的浓烈,冲击力强,多余的素材,宏伟的叙事从图像中消失殆尽。但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巨大的人的骷髅,却令阅读者久久难忘。这从其《日出》(布面油彩,直径90cm,2018年)中即可窥见其端倪。这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幡然醒悟,亦是一种内化于心的反思与觉悟。现代性的速度与效率势必把人类引向这个骷髅之境地。无限制的纵情与纵欲,无节制的索取自然,滥用理性无约束的人工智慧研发,无所顾忌的无敬畏之心的贪婪,最终将导致生态的灾难和人类社会的崩溃,前文所述及的骷髅样本,实则是人类在自掘坟墓。难怪哥德在《格言和感想集》中也发出这样的感慨“人类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其目的就是把他的意志强加给自然,……把一切都搞得乱七八糟。我活的越长,就越不胜悲伤。”亦有学者指出“失去限制意识的发展就是制造罪恶”。孟涛以骷髅这样灾难和悲剧交织的结局为人类社会的恶性发展敲响了警鈡……

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说的好“我们的唯一的真正的生命在于将来。我们将是作为一抔黄土,几根枯骨参加将来的生活。但是这将来有多远,谁也不知道。”


2020.4.2日13:35于东湖三官殿

日出  布上丙稀  直径90cm  2019.JPG

日出  布上丙稀  直径90cm  2019

一支独秀  布上丙稀  直径90cm  2019.JPG

一支独秀  布上丙稀  直径90cm  2019